12月23日,舒城县科技局机关党支部,在局党书记、局长卢月舒的率带下,组织在职党员参观中共舒城特别支部、特别区委旧址,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追寻先烈足迹,追溯党的光辉历程。
在位于柏林乡宋圩村境内的中共舒城特别支部、特别区委旧址,党员们首先听取了讲解员的对旧址的介绍,随后参观了纪念馆,观看了专题片。在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展现的是我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生动画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的红色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精神接受洗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要以这次红色教育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转化为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董海军)
中共舒城特别支部简介
据讲解员介绍:
中共舒城特别支部旧址位于舒城县柏林乡境内的原东林庵小学(解放后改名为宋圩小学)。
1931年7月,在党中央巡视员刘敏等人指导下,在柏林乡宋家圩秘密召开中共舒城特别支部成立会议,特支隶属合肥中心县委领导,活动地点就设在东林庵小学。会议决定宋于斯任书记,汪伯民、凤仞千为委员。
中共舒城特支的诞生,一举改变了过去舒城各地党组织各行其是的分散状况,尤其是使舒城城区周围地区党组织得以统一,为今后党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中共舒城特别支部成立后,一方面,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另一方面,组织读书会、扩大农协会、领导农民开展扒粮斗争、参与冇牛岗暴动,特别是在支援打赢苏家埠战役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书写了一段曲折奋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加强舒城县城周围地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932年7月,中共舒城特别支部扩建为中共舒城特别区委,宋于斯继续担任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由毛主席签发、中央人民政府向宋于斯家属颁发了《光荣纪念证》。汪伯民曾两次由周总理签发任命书委以重任,这在舒城党史上绝无仅有。
今天,当你走进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旧址纪念馆时,会让你读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共舒城特别支部、特别区委是在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时期诞生的,环境恶劣,形势严峻。虽然分别只存在一年多时间,但却燃起了革命火种,为舒城党的建设和领导革命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我县党史灿烂的一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柏林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对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进行综合保护提升,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按三星级旅游景点标准改造提升。目前已建成旧址纪念馆、党旗雕塑、浮雕墙、报告厅、中心广场,以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先后被批准为舒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干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青少年络绎不绝。 致敬先烈,浩气长存;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