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特派员

舒城: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浏览次数:作者:舒城科技情报所信息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3/1 10:22:41


        春节刚过,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人们开始忙碌了。一大早,苏成健就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长堰大畈上,杭白菊种植基地里几人正在低洼田块开沟作畦。

       “杭白菊是旱地作物,对水反应敏感,梅雨季节快要来临,如沟渠排水不畅,长时间积水,会造成沤根,要及时开沟排水,改善通气条件,田间技术管理直接影响今年收成。苏成健向记者介绍杭白菊种植技术。


        苏成健是六安市向贫困村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也是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1年他回乡创业,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熟悉掌握了杭白菊、中药材种植技术,逐渐成为乡村科技专家和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更好地带动家乡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他成立了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扶贫带动的模式,统一发放种苗,统一回收杭白菊,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带动张母桥镇10个村200户贫困户种植杭白菊,面积达600亩,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为加强科技扶贫,推行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舒城县根据贫困村主导产业需求,发展和选派科技特派员。目前,该县已动态选派200多名科技特派员,包括来自高校科研院所22名专家教授和县乡科技人员合计119人,与全县80个贫困村签订了科技扶贫协议,对贫困村结对帮扶开展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贫困村不少于1人,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贫困村全覆盖。

        “近年来,舒城县利用科技优势,结合脱贫攻坚和地方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科技扶贫活动,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芦笋、油茶等相关技术宣传和培训,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为脱贫攻坚注入新鲜活力。舒城县科技局局长卢月舒介绍。

         去年该县柏林乡石井村的稻蛙共养项目喜获丰收。通过科技+项目进行稻蛙共养,助力产业升级,实现了效益倍增、利润翻了一番。柏林乡扶贫工作站邓宏宽介绍。2018年,该村投资50万元,建成占地40余亩舒城县稻蛙养殖基地,年产黑斑蛙达120万多只,目前,吸纳10多户村民入股,其中贫困户7户,带动了2户贫困户稳定就业,10多户贫困户灵活就业。

          石井村位于舒城县柏林乡东南,是典型的平原村,全村共有耕地2658亩,总人口2090人,人均耕地面积少,无特色产业。2014年在册贫困人口101252人,村集体经济收为零,是该县80个贫困村之一。

          近年来,舒城县科技局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从局选派了1名科技干部驻村帮扶,选派1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扶贫。通过一系列科技培训,落实科技扶贫项目,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引领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增收致富。目前,该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6万元。(作者/范克龙 胡圣卫 主编/石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