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技兴农,促乡村振兴
天刚蒙蒙亮,叶吴松骑着电动车来到棠树乡窑墩村安新农业科技生态园丝瓜络种植基地,仔细察看丝瓜络生长情况,然后和到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讲起丝瓜络种植注意事项。作为棠树乡窑墩村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多年来,他以自身行动践行科技扶贫政策,扎根一线,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在外创业成功的叶吴松,看到家乡发展落后,他于2016年毅然放弃繁华都市的生活回到棠树乡窑墩村,潜心钻研农业科技,并应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邀请,到村担任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负责人。
(叶吴松在现场指导丝瓜络上架技术)
立足科技 发展特色产业
2017年以前的窑墩村,村无主导产业,民无致富门路,全村贫困、低保及生活困难群众100多人,叶吴松看到心里非常着急,他和其他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一起,到安徽六安、亳州、石台、安庆及浙江宁波等地考察调研产业发展情况,中草药丝瓜络种植是叶吴松到村后引进的第一个特色产业,为了全面掌握丝瓜络种植技术,2018年他本人种植丝瓜络80亩作为试验田,研究丝瓜络种植技术,从丝瓜络的选种、催芽、育苗、移栽、整枝等所有工序,每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白天到田间地头察看丝瓜络生长情况,晚上他翻阅资料研读最新丝瓜络种植及防病害技术。近年来,叶吴松在棠树乡开展丝瓜络技术培训4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600多人次。
在叶吴松的带领下,窑墩村产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丝瓜络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丝瓜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丝瓜络亩产量从以前的40公斤,增加到现在100公斤,丝瓜络产业已经成窑墩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21年窑墩村丝瓜络销售收入达97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7万元,带动村民80多人居家就业,人均收入近5000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或收益分红收入20多万元,指导贫困户6户种植丝瓜络70多亩,带动贫困户顺利脱贫走向致富道路。
(叶吴松在指导丝瓜络整枝技术)
精准帮扶 甘为致富指路人
作为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叶吴松在指导丝瓜络种植的同时,他经常深入种养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官庄村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正傲从事湖羊养殖,叶吴松多次到张正傲的养殖厂对厂房建设、防病、喂养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并积极和乡农经站畜牧防疫等相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如今,在叶吴松的指导下,张正傲的湖羊养殖已达300多只,年收入近50万元,纯收入达20多万元,同时还积极带动周边村组农户共同发展湖羊养殖,为十几位农户提供致富之门,张正傲已经成了全乡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窑墩村稻虾共养大户张牧平于2018年承包土50亩发展稻虾共养产业,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连年亏损。叶吴松了解后,他带领张牧平多次参加稻虾养殖技术培训,和他一起六安市裕安区龙虾养殖大户学习考察养殖技术,目前,张牧平的稻虾共养基地已经扭亏为赢,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纯收入近20万元。在叶吴松的指导下,窑墩村稻虾共养成为又一特色产业。
(叶吴松在棠树乡八里村现场指导丝瓜络防病技术)
再接再砺 推动乡村振兴
窑墩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和丝瓜络产业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窑墩村从以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一跃成舒城县经济强村,他本人也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2022年棠树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桂花、八里等5个村推广种植丝瓜络,并任命叶吴松为全乡丝瓜络产业的技术总负责人;为推动丝瓜络产业发展,提高丝瓜络经济效益,延长丝瓜络价值链,今年6月,窑墩村筹资建设丝瓜络用品加工厂,并将于7月份开支运营投产,并准备让叶吴松担任生产技术负责人,届时叶吴松的担子更重了,生活更忙碌了。
在日常生活中,叶吴松话语不多,他更多的是埋头苦干。他家中父母已经70多岁,两个孩子都在上学需要人照顾,他很少对他人讲起家中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一名科技特派员的重要性,没的科技支撑村集体产业很难发展,群众无法增产致富,对于科技扶贫的体会和乡村振兴的期许,叶吴松说道:“奔走于脱贫攻坚道路上,个中艰辛难以言喻,但我不后悔,看到农户们在问题得到帮助解决后露出满意的笑脸,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叶吴松用初心和使命践行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宗旨,扎根基层,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从技术指导到人才指导,点燃了农村科技创新的火种。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他腼腆的说:“未来我还将继续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养殖户们提供好技术帮助,我们集体产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棠树乡)